找到相关内容594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以顿证心性光明(亦称自然智、金刚身)为宗,全体为一基于中观见的真心现起论之心性论。所谓大圆满,是对心性光明、自然智的描述,亦即“大圆满见”的概括。大圆满,谓心性光明圆满具足...谓本具明觉作用的空性。大圆满著述中常用“昭然”、“朗然”、“寂然”、“普遍”等描述此心性,此心性即是如来...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3541905.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恒毓(博士)   《世界弘明哲学季刊》编委会主席   电子信箱: buddhahy@bigfoot.com   【提要】 本文[1]旨在探讨哲学和佛教意义上的中国佛教心性论问题,分如下六个部分进行:其一,“性”与“心性论”的范畴问题;其二,中国佛教的“心”与“心性”;其...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3.html
  • 大手印法心性

      大手印为藏传迦举、希解、解域诸派教法的精华,在理论上立足于中观学及如来藏缘起(或真心现起)论,以了悟本来心性为观修枢要,其心性论形成自家独具的特色。  大手印,梵语名摩诃母陀罗(mamutra),意为大印,藏译差珍(chachen)。“大印”,乃密教四印之一。印即印信、印玺,为标志、楷定之义,略同“法印”及禅宗所谓“祖佛心印”,指佛法的心要、标志,具体指心性光明的心传口授,被认为佛法的精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5841855.html
  • 本体与心性:论佛教心性论对儒学心性论的影响

      本体与心性:论佛教心性论对儒学心性论的影响   作者:杨维中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   摘要:本文以哲学诠释学的方法,从本体论、人性论及修养论三方面对于佛教心性论给与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深刻影响作了解析。作者认为,“援佛入儒”是宋明儒学高举心性论大旗的关键。尽管儒家思想有源远流长的心性论传统,但宋明理学之所以能够将儒学心性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与其对于佛教心性本体论的吸取有著密切的关系。从...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3558936.html
  • 百丈怀海大师的心性思想

      百丈怀海大师的心性思想   徐文明   百丈怀海(749—814)是马祖道一的嫡传弟子,其下出临济、沩仰二宗,传承不绝,影响深远,又/顷时应世,改革律制,从制度上保证了禅宗的持久兴盛,是中国禅宗史上富有开创性的一代大师。   作为南岳一派的嫡传,百丈非常重视心性思想,对此也很有体会。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开示,据《古尊宿语录》卷一,他上堂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678752.html
  • 心性“光明”论

    心性“光明”论   藏传佛教主要传行的密法,迦当派、格鲁派等分为父续、母续、不二续三部,合称“无上瑜伽”(atiyoga),意谓至高无上的密法。父续又称“方便续”,以《集密》为主经,重修气及空。...足佛智。开显本具佛智、佛身、佛德,虽然需要在肉体上修气脉明点,然要中之要,唯在证悟本来心性。   心性、菩提心、自性清净心,在父母二续中多称“光明”(梵prabhasvara,藏luminsity),一译...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849281.html
  • 慧思大师的心性

    慧思大师禅法思想中的心性说,是繁复而周备的。历来学界都是从思想的角度对他的心性说进行粗略的勾画,而且大多把它放在了天台宗这一特殊的思想背景下来分析,并未将其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来探讨。实则在《大乘止观法门》等著作中,慧思大师对心性这一极抽象的概念所进行的解剖,可谓广博而高深!于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整体的概括和剖析。   1.心即万法之本体   慧思大师对“心”的理解是宏观的,他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2553408.html
  • 心性本体与道性道体:中国佛教心性论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心性本体与道性道体:中国佛教心性论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杨维中   [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   63-72页   ---------------------------...佛教心性论对于道教心性论的影响本来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却有一些道教研究者大讲二者同时产生而且互相影响之论。本文从道教心性论的历史形成基本问题数方面,对此看法作了商榷。道教的学理化,也就是心性思想的出现...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752025.html
  • 永明延寿的心性

      永明延寿的心性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杨曾文   中华佛学学报   第13期(2000.07)   页457-477   ----------------------...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宗旨,同时又详细引述其他宗派的心性理论和修行方法,主张将两者结合,做到禅教会通,理事双修。   延寿的禅法理论标榜...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045822.html
  • 心性本淨之意義

    心性本淨之意義  一 [219]關於心性本淨說,至今為我國(*日本)許多學者所採納,並已多所討論。1 本淨說的源流亦出自阿含經的原始經典、巴利佛教或法藏部等的上座部系的部派文獻,它可能與從大眾部系的心性本淨說所發展出的大乘佛教之如來藏說或佛性說的立場多少有所不同。因為大乘佛教的如來藏說或佛性說,考量到清淨本性的常住不變之心性;相對於此,原始佛教或上座部系部派,並未考量如此常住的心性,而是考量...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548005.html